农家望晴
雍裕之〔唐代〕
尝闻秦地西风雨,为问西风早晚回。
白发老农如鹤立,麦场高处望云开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曾经听说秦地刮起西风就会下雨,因此询问那西风你什么时候回去呀?
头发花白的老农好似仙鹤,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,盼望着乌云散去、太阳重现。
注释
尝:曾经。
闻:听见,听说。
赏析
诗中描写的场景是,正当农民打麦晒场的时候,忽然变了风云。一时风声紧,雨意浓。秦地(今陕西一带)西风则雨,大约出自当时的农谚。这样的农谚与天气变化有关。“尝闻”二字,写人们对天气变化的关切。这样,开篇一反绝句平直叙起的常法,入手就造成紧迫感,有烘托气氛的作用。
“尝闻秦地西风雨,为问西风早晚回?”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,曾经听说秦地(今陕西一带)刮起西风就会下雨,西风啊,你什么时候回去啊?正当打麦晒场的时候,忽然变了风云。一时风声紧,雨意浓。秦地(今陕西一带)西风则雨,大约出自当时的农谚。提起这样的农谚,显然与眼前天气变化有关。“尝闻”二字,写出人们对于天气变化的关切
简析
《农家望晴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前两句恳切默祷苍天不要下雨,表现出焦灼的心情;后两句从生活中直接选取一个片段,集中展现了农民饱经磨难与打击后仍然顽强生活的形象。这首诗描写收割时节西风已至、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断,刻画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,使人联想到农民一年的辛勤劳动和生活不易;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与歌颂之意,尽在不言之中。
雍裕之
雍裕之雍裕之:唐朝人(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)字不详,蜀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。有诗名。工乐府,极有情致。贞元后,数举进士不第,飘零四方。裕之著有诗集一卷, 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 29篇诗文 11条名句
江楼夕望招客
白居易〔唐代〕
海天东望夕茫茫,山势川形阔复长。
灯火万家城四畔,星河一道水中央。
风吹古木晴天雨,月照平沙夏夜霜。
能就江楼消暑否?比君茅舍较清凉。
代赠二首
李商隐〔唐代〕
楼上黄昏欲望休,玉梯横绝月如钩。
芭蕉不展丁香结,同向春风各自愁。
东南日出照高楼,楼上离人唱石州。
总把春山扫眉黛,不知供得几多愁?
早秋三首·其一
许浑〔唐代〕
遥夜泛清瑟,西风生翠萝。
残萤委玉露,早雁拂金河。(委 一作:栖)
高树晓还密,远山晴更多。
淮南一叶下,自觉洞庭波。(洞庭波 一作:老烟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