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裙腰
欧阳修〔宋代〕
水轩檐幕透薰风。银塘外、柳烟浓。方床遍展鱼鳞簟,碧纱笼。小墀面、对芙蓉。
玉人共处双鸳枕,和娇困、睡朦胧。起来意懒含羞态,汗香融。素裙腰,映酥胸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水榭的帘幕透进薰风,银塘外柳烟朦胧浓密。方正的床上铺展着鱼鳞般的竹席,碧纱帐轻轻笼罩。小小的台阶前,正对着盛开的芙蓉。
与美人同倚双鸳枕,她娇柔困倦,睡眼朦胧。醒来后意态慵懒,带着含羞的情态,汗水与体香交融。素色的裙腰下,隐约映出莹润的酥胸。
注释
银塘:清澈明净的池塘。
簟:竹席。
墀:台阶上的空地,亦指台阶。
含羞态:面带害羞的神情。
简析
此词以水轩、银塘、柳烟绘夏日清幽景,鱼鳞簟、碧纱笼添纳凉雅趣。双鸳枕写玉人共眠,娇困朦胧、意懒含羞状,细腻描摹女子睡起情态。汗香、素裙、酥胸等意象,于朦胧光影中显柔媚,通篇融环境之幽与人物之婉,笔触含蓄而风情暗涌,尽现夏日闺阁慵懒缱绻之美。
欧阳修
欧阳修(1007年8月6日 -1072年9月8日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六一居士,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(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)人,景德四年(1007年)出生于绵州(今四川省绵阳市),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。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(1030年)以进士及第,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三朝,官至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。死后累赠太师、楚国公,谥号“文忠”,故世称欧阳文忠公。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、苏洵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,并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被后人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,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。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,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。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,也对诗风、词风进行了革新。在史学方面,也有较高成就,他曾主修《新唐书》,并独撰《新五代史》。有《欧阳文忠公集》传世。 1356篇诗文 1798条名句
念奴娇·中秋
苏轼〔宋代〕
凭高眺远,见长空万里,云无留迹。桂魄飞来,光射处,冷浸一天秋碧。玉宇琼楼,乘鸾来去,人在清凉国。江山如画,望中烟树历历。
我醉拍手狂歌,举杯邀月,对影成三客。起舞徘徊风露下,今夕不知何夕?便欲乘风,翻然归去,何用骑鹏翼。水晶宫里,一声吹断横笛。
书戴嵩画牛
苏轼〔宋代〕
蜀中有杜处士 ,好书画,所宝以百数。有戴嵩《牛》一轴,尤所爱,锦囊玉轴,常以自随。
一日曝书画,有一牧童见之,拊掌大笑,曰:“此画斗牛也。牛斗,力在角,尾搐入两股间,今乃掉尾而斗,谬矣。”处士笑而然之。古语有云:“耕当问奴,织当问婢。”不可改也。